策略七:帮助学生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。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。恩格斯说:“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。”教育学专家们一致认为优秀学生与后进学生的差异,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否拥有比较明确的具体的学习计划。初中生每天要学的内容很多,若不分先后和轻重缓急,就会手忙脚乱,丢三落四,本来能学好的东西也学不好。因此,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是必要的,每天运用计划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,磨炼意志力,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并且提高学习效率,减少时间浪费。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要遵循的原则是:(1)要全面发展;(2)要长短结合;(3)要切合实际;(4)要留有余地;(5)要有时间限制;(6)要科学安排时间;(7)要突出重点。另外学习目标的设立,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,要做到可望并可即,同时要善于进行目标的黄金分割,这样通过各个小目标的实现就可以实现较大的学习目标,不致于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。 策略八:在学习过程中,要引领学生加强学习中的交流与合作,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同学间的竞争。同时,在学习中要学会给自己减压。素质教育下,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,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、组织者、合作者,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同伴互助是有效的学习方式。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不但能纠正错误,为解题提供线索,还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。在思路变得清晰,眼界变得开阔的同时能调动学习气氛,提高学习效率,增强学习动力。交流的方式有很多,可讨论难题;可采用讲课的方式;可互问互答记忆;可采取各种方式使学习变得充满趣味。竞争和压力都是双刃剑,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会发挥积极作用,消除他们的消极作用。从而快乐学习,健康成长。 策略九:让学生必须掌握学习方法。在所有的知识中方法是最宝贵的,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学习效率比以前提升3至10倍以上时,他会有什么感觉。兴奋、自信、快乐,对前途充满信心和期待,踌躇满志地要实现自己的种种梦想,等待考试,等待着他人的赞扬,想着要重新站在领奖台上,这就是学习的快乐。 高效学习方法包含许多共性和个性的方法。学习者一方面应该牢牢掌握共性的学习方法,如记忆规律,时间管理,先预习后听课,先预习后练习,画知识结构的大脑地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;另一方面,还应深度挖掘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法,要发挥自己的长处,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学会深度思考,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。 以上是我引领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过程中的行动策略和方法,不一定全面,但实践证明,行之有效,能防患于未然,也能有效矫治学生的厌学情绪与行为,是控辍的得力措施。为什么学习永远比怎样才能学好重要,因为为什么学是梦想,是态度;怎样学好是技能技巧。教师若能帮助学生解决为什么学的问题,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就不是问题了,此时你不让学生学肯定不行,他们会自己找寻怎样学好的方法的。 我相信,只要教师具备相应的高尚的职业道德,能主动发现问题,研究问题,从他处拿来,研究成功的模式,“复制”成功的模式,坚持下去,做到底必定成功。成功了自己就成功了别人,成功了别人也就成功了自己。教育问题的解决,便是时代的进步! |